2007年4月26日發表的文章,記錄了那段難忘的日子,以此文記念我的精神導師Vernoica Needa李棫基。 英國劇場工作者Veronica Needa(李棫基)將來澳為本地藝團主持工作坊,這位歐亞混血兒年輕時在香港長大與接受教育,後來「回流」英國定居,香港回歸前一年又機緣巧合地將她最熱衷的劇場形式Playback Theatre引進香港,然後再帶到台北、澳門、新加坡等亞洲地區,香港的朋友給Playback改了個很親切的中文名叫「一人一故事劇場」。 什麼是「一人一故事劇場」? Playback Theatre「一人一故事劇場」是一種沒有劇本/文本的、即興的,以及與觀眾互動的劇場,只要有一位觀眾說出某個自己真實的往事或感受,演員們便立即重演出來。一人一故事劇場於1975年由Jonathan Fox在紐約創立,深受口述史學及心理劇(Psychodrama)的影響。一人一故事劇場創造了一個的空間,在這裡,任何故事及感受皆被接納,並即時重演;在這裡,人們皆被尊重及認同,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。
時至今日,一人一故事劇場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教育、心理治療、輔導及商業推廣等工作上,全球超過三十個國家擁有他們的一人一故事劇場組織,深受世界各地的社會及教育工作者歡迎。就以香港為例,一人一故事劇場組織就有數十個之多,參與者及機構包括中小學生、青少年中心、婦女團體、長者服務機構及智障人士等。
「一人一故事劇場」的表現形式是虛擬的,大家清晰地看到演員在扮演角色,所有道具及佈景都由椅子及彩布所代替,然而就是這種刻意的欣賞距離,我們的思考空間更趨廣闊,我們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表演外部動作的真實性,反而更落力在記憶中的心理真實,進一步或再一次面對自我,也因而感受到自我受他者的認同及尊重。觀眾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然而,由於生活在同一社會環境中的社群,他們的生活體驗和文化背景,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相似之處,我們很容易發現社會或政治的影響如何體現在個人的生活中,並且了解到公共領域和私領域的互動,當許多人都經歷相同的經驗時,則反映出某種社會現象,隨即從個人經驗拉到集體經驗的層面上。因此,一人一故事劇場經常與口述歷史拉上關係。